马山村的甜蜜柿业

●本报记者 傅思林

连日来,平远石正镇马山村迎来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候——将满山遍野吊挂枝头的柿子采摘下来后,村民们开始制作一种独特的秋冬农特产品——柿花(又称柿饼)。金黄的柿子被晾晒在家家户户的禾坪、屋顶,整个村庄的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甜蜜气息(如上图,钟小丰摄)。

在村民陈勤凤家门口,柿子成排晒在竹筛上,摆满了整个禾坪。午后阳光正艳时,她开始动手“捏心”,将竹筛上的柿子一个挨一个捏成扁饼状,让柿花充分糖化。这是陈勤凤祖辈相传,干了三十多年的“老手艺”。半小时工夫,她便将数百个柿饼捏完。她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共制作1000余斤柿饼,市场价每斤30元,销售收入能达到3万多元,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我年年晒柿花,最多的时候能做3000多斤。以前是载到圩镇市集上卖,现在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最远的卖到了香港。”陈勤凤自豪地说。

记者凑近竹筛观察发现,柿子表皮已经覆上一层淡淡的“白霜”。陈勤凤解释道,这叫“潮霜”,是柿饼制作过程中缓慢糖化的体现,但要最终完成整个柿饼制作却颇为不易。她说:“每年做柿花的时节,我们夫妇俩凌晨三点多就会起床刨柿,之后天天坚持架挂、翻晒、捏心。整个制作过程有12道工序,要花费20多天时间。”

马山柿花制作迄今已有上百年历史。马山柿花原生态、纯手工制作,造就了好品质,在市场上往往也是供不应求。今年,马山柿花产量约1万斤,产值约30万元。全村有40多户人家制作柿饼,每家加工户平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马山柿花已经从以前村民小打小闹的“土特产”,成为全村“一村一品”项目的主导产业。“我们成功申请‘一村一品’项目的惠农贴息贷款10万元,帮助村里合作社扩大了柿子种植规模,还建立起电商直播间,乡亲们奔头更足了!”马山村党支部书记凌征新说。同时,马山村还新成立了村级供销社,计划在来年引导和帮助村民规范制作工艺、拓宽销售渠道,有序扩大马山柿花产业规模,提升品牌价值。

来源:梅州日报

本文标题:马山村的甜蜜柿业 - 新闻
本文地址:www.jrkynews.com/news/15769.html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