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下一个爱因斯坦的前提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说有可能是人工智能

我之前在文章《下一个爱因斯坦或许出自超级人工智能阶段》和《爱因斯坦式人物出现的几个必要条件》中提到下一个爱因斯坦出现的几个外部条件,包括产生于多国混战、受教育于世界科学中心、遇到当时世界顶级科学大师作为老师、认知水平达到临界状态等四点。

历史上多次多国混战也证明了多国之间的剧烈竞争产生了对经验类思想认知的巨大需求,需求刺激经验类认知模式的产生,相应人物也会在历史舞台登场,其中必有最顶级大师出现,如距今5000年的黄河流域多个政治势力产生剧烈竞争,诞生了今天的炎黄文化起源,使得文明中心从长江流域转向黄河流域,其中出现的思想认知大师只能以传说的形式流传至今,如伏羲演八卦(对之前太极阴阳思想的再次高度总结出易经)、神农尝百草等等。距今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诞生了最顶级的几位思想大师。而距今400多年前的欧洲巨变产生了文艺复兴,西方的这种多国混战其实一直延续到二战结束,出现了多位世界级划时代科学家。

当然不能一定说下一个爱因斯坦要出自多国混战,但是有一点就是一定是诞生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这种竞争或许不一定以战争形式存在,还可能是其他生存的竞争,如经济上的剧烈竞争、自然环境突变(包括外天体撞击地球等)造成的生存极端变化,但是自然环境突变和经济竞争带来的认知突变还是不如多国混战的激发,因为多国混战是不同种群之间进行,会形成一种连锁激发式的反复刺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断产生新的实验、新的思想、新的工具。

而产生下一个爱因斯坦中的第四点,认知水平达到临界状态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说的是认知水平的临界状态,不是指认知本身,而是最重要的要出现实验上的结果,认知无法解决。

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是非常重要的,如同爱因斯坦之前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那样的结果,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是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在美国克利夫兰做的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两垂直光的光速差值的一项著名的物理实验,结果证明光速在不同惯性系和不同方向上都是相同的。当时的人类认知无法理解这个实验结果,直到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问世,直接以实验结果作为基本假设,从时间-空间概念这个观念上进行改变。爱因斯坦的伟大不是他的相对论本身,因为人类可以发明出无数个理论来解释光速不变,而是爱因斯坦给出了人类认知自然的方法,那就是以经验为基础,相对论是一种经验公理化理论,而不是观念公理化理论。

人类明白了这一点,就实际上可以提炼出人类认知方法论,即科学本质是一种经验类认知,科学理论是一种经验认知工具,极伟大的科学理论,是一种经验公理化理论。

下一个爱因斯坦的出现,除了产生于多国混战、受教育于世界科学中心、遇到当时世界顶级科学大师作为老师,而人类的认知水平达到临界状态,也就是一定要有颠覆性的实验结果,这个颠覆性实验结果,不是颠覆人们的生活观念,而是颠覆临界时的科学观念。

再看当今,最具潜力的超弦理论还有各种理论,每年据说有10万人新进入这个领域,另外有各种宇宙理论层出不穷,可以说人类能够发明出无数个宇宙理论。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划时代理论并未出现。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并没有像伽利略的实验和观测(斜面实验和金星相位,维基百科:伽利略于1610年9月观测得到金星相位,是日心说最主要基础实验观测证据。斜面实验是牛顿惯性定律的基础,斜面实验加天文观测也是后来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来由)、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相对论的基础)那样的实验观测结果。

可以假设,未来的下一个爱因斯坦出现之前,一定有重大的实验和观测结果出现,而人类的科学家无法理解。同时又因为根据我们可以提炼出人类认知方法论,即科学本质是一种经验类认知,科学理论是一种经验认知工具,极伟大的科学理论,是一种经验公理化理论。加上现在人类的技术发展,人工智能正在突飞猛进般发展(包括量子计算机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通过人工智能实现将经验(实验和观测结果)数学工具化指日可待。

这个意义上说,或许等到有一天真的出现了重大的实验和观测结果,作为科学家的人或许还来不及分析,人工智能就已经快速通过自我的组合运行整理出了“经验公理化理论”,因为理论本身,也是一种认知工具,这种由人工智能整理出来的经验公理化理论,如果其推论通过多个实验和观测检验,那么就是一种局部范围内正确的认知,人类科学家只需要将其基本构件概念化,也就是观念化即可。

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走向的是纯经验时代,人的工作变成了实验和观测,以及将人工智能整理出来的理论中的构件观念化,人变得不如机器,因为人的意识是从随机性、模糊性,到固定化、系统化,再到工具化的过程,而人工智能完成了工具化的过程,而人还停留在固定化、系统化这个阶段,成为人类为机器打工的角色。

本文由探索猫原创,版权所有。探索猫已签约专业维权机构,版权所有,违权必纠。如转载请私信 @探索猫微博,或者关注探索猫微信公众号咨询。欢迎直接转发。

本文标题:诞生下一个爱因斯坦的前提基础是什么?为什么说有可能是人工智能 - 科技
本文地址:www.jrkynews.com/tech/2431.html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