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各国教材里长啥样?美德俄日教材差别大

孩子在校期间接受的教育往往形成他们对某一事物的第一印象。那么各国教材中,中国及中国人的形象是以怎样的方式出现的呢?

美国

在教科书中,中国所占的分量似乎并不多。

据美国《侨报》网站文章,美国孩子的小学教育几乎没有提到"中国"这一概念,一直到小学六年级才有只言片语提到中国,且大多关于中国古代历史(比如先秦和两汉)。之后,分别在7年级、10年级、11年级和12年级时才提到中国。

到了初中阶段,美国学生开始认识中国与亚洲的关系,形成"亚洲中国"的概念。

在10至12年级,即高中阶段,许多美国学校都采用一本名为《世界历史与当今世界的关联》的教材,1000多页内容里仅有60页左右与中国相关,中国历史穿插在不同时期的世界历史发展中叙述。

美国问答网站Quora上,一名网友回答说,他所在的州,学校教授的历史课程大都关于美国历史,且止步于20世纪40年代。中国人的形象仅出现在移民法案的相关章节中,描述客观,但此外无任何提及。

美国课堂

一名美国高中老师分享了自己讲授中国历史的难处:由于课时限制,课程又必须涉及远古至近代每个大洲的情况,老师们不得不在内容上删减才能讲完课。

然而,中国拥有上千年的历史,如果删减,根本没办法说得很清楚。

这名老师认为,只有大学教授才能详细地教授中国历史,而那才是正确的方法。

德国

中国在德国媒体和书本里被称为"Das Reich der Mitte",意思是位于中央的帝国。

孩子们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从教材中了解中国四大发明,不仅如此,他们还从中认识到这些发明给自己的国家带来什么影响。

书中描述,原本在中世纪,只有皇室才有书写的权利;可是自从造纸术从中国传入以后,平民百姓也能学习书写和阅读了。书中称,这项中国发明具有造福人类的意义。

俄罗斯

在学校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教材是阿斯特列里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明史》,书中对中国能够延续至今的文明赞誉有加。

这本教材提到中国古人看待事物的态度:表面上混乱驳杂的事物,其实都有一种内在的平衡与和谐。

书中引用著名学者康拉德的一段话来描述中国:

" 中国很少发生极端现象,中国社会在多元对立的历史文化形态中保持着平衡。"教材中写到:"难怪古代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因为在他们看来,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说起来,"中国"在俄语中有一个称呼,直译过来就是"天下"。

日本

与中国有着上千年交往历史的日本,对中国的描绘则比其他国家更加详细。

高中的历史教材《世界历史》不仅介绍了中国唐代文化及其对日本的影响,对唐代以后明清时期的中国也有专节描述。

不仅在历史课本中,日本其他课程也可见中国古典文化的身影。其教材《国语综合》有专门的汉文篇,里面全是中国古代文学,如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史书、诗词等,这些占到整书的三分之一。

而在日本的德育教材,也介绍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老庄思想以及从中国流传入日本的佛教。

然而,众所周知,日本在教科书中,一直尽量弱化近代历史。英国广播公司日裔记者大井真理子描述,在一本357页的历史书籍中,只有19页讲述了1931年至1945年间的事件。而其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部分,只用了一行注脚来描述。

大井真理子的课本

如果说这些教科书的内容一成不变,而学校教育又受制于课时安排,外国学生并没办法从中充分了解中国的话,那么现在,外国学生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可以认识中国这一"神秘的古国"。

例如,在国外,各种大大小小的中国文化节曾出不穷。

近日,华沙一家幼儿园园长为了让园内的小朋友体验一把中国文化,专门写信给中国使馆,没想到收到热情回复,专门给小朋友办了一场中国文化节。

华沙幼儿园Zaczarowany Zakatek

虽然在中国,农历春节早已结束,但是幼儿园内年味未尽。这些3到7岁的孩子听了有关"年"的传说,了解了中国春节的起源,满足地看了中国动画,最后还热情洋溢地投身有关中国的知识问答中。

比如在线教育平台可汗学院。这个平台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可以算个理工男,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电气工程硕士和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后来又拿到哈佛商学院的MBA。在网络平台上讲课也是以数学课为开端。

而现在,可汗学院也开讲历史课程,其中就包括中国历史,并且历数中国各朝代,简直就和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一样详细。

可以预见,以后外国人要了解中国,网络会是更方便的去处。

本文标题:中国在各国教材里长啥样?美德俄日教材差别大 - 军事
本文地址:www.jrkynews.com/mil/13637.html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