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屠让我想起了芈月?

随着热剧《大秦帝国》的热播,战国时代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百家争鸣,没有那么多忠孝仁义的约束,利益面前都是直抵痛处的真实。文官斗智,武将比谋,举手投足间潜藏着大智慧。

说起秦国,就不得不说对秦国统一六国厥功至伟的一代名将白起,身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战功卓绝,同时人杀的也是最多的,以至于有了"杀神"、"人屠"的称号,作为多场歼灭战的指挥者,其军事才能与残暴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大秦帝国》中对于白起的刻画,显得悲壮、凄凉,让人看到忍不住泪流满面,可是这个白起怎么看怎么觉得有点像电视剧里的武则天,像电视剧里的芈月,历史中的白起可不是这个样!

秦昭王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94年,白起以左庶长的身份领兵攻打韩国,左庶长这一官职,是秦朝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中的第十级,由于白起之前并没有史料可供了解,那么很可能,白起正是通过这种军功制度,逐步通过立功(斩敌首级等)升到左庶长级别。

到了公元前293年,经丞相魏冉推荐,白起为主将,采用避实击虚、先弱后强的战术,带领秦军主力绕到韩魏联军后方,逐个击破敌军分队及各处留守,于伊阙将敌军主力包围,斩杀二十四万人,又攻取韩国安邑到乾河之间的土地。

此后白起不断建立军功,通过两次秦楚之战,白起累功封为武安君,自此白起名震天下。

白起

公元前274年,白起大破赵、魏联军于华阳斩首十三万,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溺毙赵卒二万人。

公元前265年,白起攻打韩国的陉城,攻陷五城,斩首五万。

仅仅公元前293年、公元前274年、公元前265年这三年,白起便已经带军杀死敌军四十四万人,已经超过长平之战的四十万,而且这四十四万人中,军人的比例应当大于长平之战时坑杀的那四十万,这个后面再说。先说一下他斩杀敌军数量的问题,诸如此前的桂陵之战,齐、魏两军加在一起也就十多万人;宜阳之战甘茂率领秦军击败韩军,斩首六万;赵灭中山之战,赵和中山两国也就发动了二三十万人。那么如伊阙之战,白起必然是抱着全歼敌军的目标对敌人进行围攻,没打算留下俘虏,所以只留下了斩首二十四万的记录,此时范雎还没有入秦,直到公元前274年时,范雎也没有见到秦王,对于电视剧中,在秦王面前,范雎与白起讨论是否要杀降卒的情况,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即使后来范雎得到秦王中用,讨论这种问题,范雎也不会那么羞于启齿,白起更不会认为那样是什么不仁不义,因为全歼敌人的有生力量一直是白起遵守的原则。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3年),白起攻占韩国野王,致使上党与韩国都城道路断绝,于是韩国国君韩桓惠王让上党郡守冯亭把上党郡献给秦国,想要通过割地的方式来保全韩国可是这个冯亭不愿降秦献地于秦,则秦愈强,而韩愈弱,所以冯亭决定把矛盾转移,将上党郡献于赵国,赵国如果接受,则秦国必然怒而攻秦,韩、赵必将联合对秦。

面对上党郡的提议,平阳君赵豹认为如果接受,以赵国国力对抗秦国,将会带来灾祸,而赵国国君赵孝成王心理犹豫不决,觉得对于这种眼前的好处,不拿白不拿,于是又和平原君赵胜、赵禹商议,赵胜认为接受上党郡利大于害,秦无所得而赵有所获,虽然说这件事成为了长平之战的导火索,甚至间接导致了赵国的覆灭,但以当时的短期利益来看,有大将廉颇自可守住城池。反之,平阳君赵豹从两国国力上分析,知道赵国国力还是无法与秦国抗衡,再加上白起屡战屡胜,即使赵胜也说廉颇虽然勇猛善战,可是野战不如白起,所以从大局观上来说,平阳君赵豹要胜于赵王、平原君赵胜等人。而赵胜等人则怀着侥幸心理,低估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决心,可是他们同样面对一种问题,即此时的秦国和国力已经十分强大,如果不想办法扩大赵国实力,更难与秦国抗衡。

最终,赵孝成王听从了平原君赵胜的计谋,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廉颇率军驻守长平。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1年),秦国大将王龁攻赵,廉颇分别在空仓岭、丹河、百里石长城建立防线,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廉颇想通过星罗密布且互相交织连通的三道防线,拦住士气正盛的秦军,结果秦军势如破竹,攻占冯亭作为抗击秦军的重镇光狼城。廉颇审时度势,决定放弃不适易防守的丹河西岸防线,在丹河以东,发动上党百姓一起构筑壁垒,自此与秦军展开相持,期间双方互有折损。期间赵王派人和秦国讲和,虞卿反对,他认为不如带珍宝去拉拢楚国、魏国联合抗秦,这样才有可能何谈,反之,秦国大肆宣扬赵国来和谈,其他国家就不会出兵救赵,秦国大可趁着赵国孤立无援而一举灭赵,结果果如虞卿所料,秦国对于赵国来求和的事大肆宣扬。

对于这种结果,赵国明白已经没有通过外交和解的可能,赵王曾多次命令廉颇出战,但是廉颇出于战略考虑没有出战。同时秦国使出反间计,说害怕赵括,再加上赵括之父赵奢曾于瘀与之战大败秦军,于是用赵括换下了廉颇。秦国看到赵国换将,也立刻秘密把白起换上,白起利用敌军主将高傲轻敌,且急于立功,采用诱敌围歼战法,避实击虚,拦住敌军退路,断其粮道,利用地形,最终将整支赵军陷入包围。而后赵括数次突围皆不成功,秦王征调秦国十五岁以上男子全部应战,亲赴河内督战,为了战胜赵国已倾全国之力。到了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军队中早已出现人吃人,赵括犹做困兽之斗,再次领兵突围,结果被秦军射杀,四十万赵兵投降。

根据《史记》所载,白起认为"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可见这是白起出于战略考虑,因为白起打算乘胜灭赵,必然不会留下四十万降军在后方(这其中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是上党百姓,他们帮助修筑工事,建立堡垒,输送物资),同时这是四十万已经出现人吃人惨剧的队伍,四十万人的粮食问题怎么解决?秦国十五岁以上的都已经应战来了,粮食问题已经很严重,按照汉代标准,认为一个丁正常年份要三年才能存出一年的粮食,战国时想必更为困难,所以这四十万降军如果留下,甚至可能会导致秦国举国饥荒,其他国家趁机而入,当然,白起更不可能把他们放回去,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是他一贯的原则,根本不会有电视剧中那种讨论,当时就算秦王下令留下俘虏,白起也不会听,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况秦王也不会傻到认为自己能处理好这四十万人(现在欧洲接受难民就绝对可以作为参考,何况当时还是随时拿起武器就可以叛乱的降军)。

所以白起使诈,将降卒40万杀死掩埋,不得不说,当时场面一定如炼狱一般,虽然赵国降卒手上没有武器,可是他们还有手有脚,他们还可以用嘴撕咬,"流血成川"远远不足以形容当时之惨烈,就算白起杀人如麻,也难免不给他留下毕生都忘不了的画面,因为交战杀敌,是你死我活,而现在,是在屠戮手无寸铁之人,他们那种被欺骗的愤恨,那种垂死之挣扎,我想说这些画面会经常出现在白起的梦魇之中,可是他不会,这些画面确实让他印象深刻,可是他知道他应该如此,这就是战争,这就是现实。

最终他只留下二百四十个年纪较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这不是出于怜悯,而是要摧毁赵国人民的意志,如同元朝、清朝时期的屠城,是一种可耻的心理战术。白起本拟乘胜灭赵,但是秦相应侯范雎接受了韩、赵两国贿赂,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劝使秦王休兵,自此,白起才和范雎结仇。

而后,秦将王陵攻赵邯郸,白起因病未能出征。在他养病的三个多月里,王陵进攻邯郸已损失数万秦军。等到白起病愈,秦王想让他为主将进攻邯郸,白起认为当时秦军伤亡已经过半,进攻邯郸,其他诸侯必会伺机而动,所以坚决不去,其实白起知道,如今赵国已从长平之战的悲恸中缓解,变成了刻骨的仇恨,特别是对白起,当时未能一举灭赵,此时再去领兵攻赵,赵国怕是要战到最后一人,因为白起不会留下降卒!

秦王见亲自下命令不行,又让应侯范睢去劝说白起,白起本来就跟他有嫌隙,所以以病为由坚决推辞,于是秦王得派王龁去代替王陵,被信陵君率兵击败,白起听到后说"秦不听臣计,今如何矣!"

秦昭王听说以后大怒,强制命令白起领兵,白起自称病重(有倚功自恃之嫌),结果范雎又去请求(也许是做做姿态,也许是为了秦国国力),白起依然称病不起。直到三月后,秦军战败的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于白起,命他即刻动身,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秦昭王与范雎商议,认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是他心有不甘,心中忧怨,于是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

秦王赐死白起多半有两个想法,一是认为白起不想打这场仗,到了阵前必然会影响军心,加上对他的迁怒,所以半路赐死他。二是认为白起有了反叛之心,朝中将领多与白起交厚,如果白起反叛,以白起的性格,他秦国皇室必然一个不留,既然已经不愿为秦国效力,留这个大祸患有何益处?所以半路赐死,如果白起不领命,那么在他在半路违抗皇命也好收拾他,如果到了军营再赐死他,秦国很可能就要大乱。

《史记》载:"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过了良久,白起才想起那些赵国降卒,想起那天他自己营造的地狱,想必他认为只有这件事是他一生唯一犯下的罪过。秦国人听说这件事,都很可怜他,这是出于本国人的考虑,白起带领秦军打胜仗,让秦人减少了死伤,可是作为韩、魏、楚、赵那些百姓来说,白起之死是他们的大幸。

明末学者、抗清名将黄道周有言:"秦将白起,战功济济,拔城如山,杀人如水,至于长平,残犹莫比,四十万人,一夕坑尽,应侯受知,武安失意,及败请之,坚卧不起,士卒先迁,杜邮受死,虽君寡恩,实天报理。"算是对白起一生的一种总结吧,其军事能力毋庸置疑,但是其残忍嗜杀也是早有定论,近几年电视剧对许多历史人物进行翻案,不仅不符合常理,更是对观众的欺骗,以至于现在出了个词叫"芈月婊",虽然普遍都说《大秦帝国》和《芈月传》一个偏重史实,一个偏商业化,那是从宣太后(也就是芈月)这个角色上说,可是从白起的角度,其实这两个剧都有这种问题,只是《大秦》摆脱了宫廷剧的框框,历史人物相对更多的贴近于史实而已,历史需要大胆假设,但历史终归不是童话故事,不能随意编造,电视剧也不是历史,不能用电视剧中看到的,当作真实的历史。

本文标题:为什么人屠让我想起了芈月? - 军事
本文地址:www.jrkynews.com/mil/13842.html

评论

  • 相关推荐
  • 新闻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汽车
  • 科技
  • 房产
  • 军事